找到相关内容1593篇,用时5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心敬慎是入佛法大门之锁钥

    达到无念,则心所生皆为恶,念念驱驰,则引发身口二业,恶行不断,招感轮回苦报。如《大乘》云:“一念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。”若不观照此心令其渐细,无有细行,所作所为皆是粗恶,则成障碍,无法入道...唯善唯正,无有间断。于身业上须具威仪,端坐如钟,行走如风,细行庠序无有错失;于口业必防护,非时则默,发则佛法,无一语不利益群生。然其身口二业,皆由心念而,是故言“一心”,对法一心恭敬谨慎,专注不忘,...

    见畴法师

    |恭敬|皈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856314461.html
  • 韩国曹溪宗首次组团参访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

    曹溪宗回赠韩国僧大三年级的线装课本(金刚经、楞严经、大乘),以及韩国的檀香和名产,做为初次见面的纪念。   行程最后,远来法师们由果兴法师陪同解说,到了僧伽大学教室、祈愿观音殿、开山纪念馆以及...   2007年5月28日,拥有三千多所寺庙与千万名众,并以培养徒弟、译经和布教为宗旨的韩国最大佛教宗派──曹溪宗,为促进僧伽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,由所属十四个僧伽大学等六十五位法师居士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参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6/0947279699.html
  • 寒山书院秋季本科预科班招生简章

    《教观纲宗》、《大乘》、《净土五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印中佛教史、律学、现代文学、古典文学、《易经》及四书;净土宗专题研究、禅宗典籍导读、佛教文化、唐宋诗词等。 五、招生条件 1、...28周岁之间,没有婚姻恋爱关系。 4、身体健康,五官端正,无残(隐)疾及传染病或精神病,没有不良的嗜好。 六、报考办法及有关规定 1、凡符合本院招生条件者,须出具本人所在地的寺庙介绍,或...

    lotus

    |寒山寺,招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9/15332914076.html
  • 平等法里的口才

      摘自《大乘讲义》   要救度众生,你就要运用口才。   口才我们每一个统统有,只是我们发挥出来的口才是建立在我见里面。学佛的也是一样,不到证阿罗汉果、我执不断,讲出来的话还是我执&...那个感应力很强,会吸引人家,我们虽然有正见,但是受不诱惑的时候,一下就栽进去了,以为自己很有修行,就是这样子。   人在一生当中,他在迷糊的时候,他会自己觉得很聪明。禅宗也是这样子,当他去打一次禅七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0339880.html
  • 静夜钟声

    的不拘执师门一事中,令山人了悟一切作为只是随缘,不必形成有为的门户,若入其中,必受束缚。  《静夜钟声》4  十八岁随李佛德先生学《大乘》,乃文革后期的秘密法会,只有十几位学生,先生讲完后总结说:“一切言教都归于理与智,圆解于心而不执文字;以所解悟之理而常慧照而导于行,在法行与随行中体达而得受用,不断积累与开发,终致于圆满菩提。”  李先生所言,使山人得益非浅,此后纵读诸多经论,总是消归于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745213.html
  • 佛教沐浴缘起

    佛教沐浴缘起  佛教与沐浴结有不解之缘,这得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说起。  释迦牟尼是一个实有的人,活了八十岁,他又成了佛门第一大神。佛家有八相成道之说,主要是讲释迦牟尼的诞生、成道、创教的神话传说和八个阶段,据《大乘》云,八相主要内容为下天、入胎、住胎、出胎、出家、成道、转法轮、人灭,一般称为“大乘八相”。释迦牟尼的诞生与得道就与沐浴关系密切,“人胎”一相说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梦人天湖沐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5546540.html
  • 信心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。   此外,关于所之法,诸经论所说亦有别,例如:《俱舍论》举出四谛、三宝、善恶业果等事理之法,《杂阿含经》谓佛法僧及圣戒等四证净,《大乘》则强调对真如及佛法僧之信心。 二、信心的作用   ...因有信心故,则不造诸恶,一切诸功德,以为使命。 ——《大庄严经论》—— 一、信心的意义   信心,是说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碍心,也就是远离怀疑的清净心。《出曜经·品》说:「欲见诸真,乐听讲法,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846895.html
  • 学佛重在实践

    一般人以为“佛”就是“学佛”,其实不然,因为佛的人不一定都能学佛,然而学佛的人则一定要先佛。为什么呢?其对于佛陀所说的一切佛法,以及善恶因果业报,如有一法心怀疑惑不能彻底受,则不能说是正佛弟子,何况学佛?若已出家入僧学佛,而不信受一切佛法,其人则不能说是沙门弟子。因此不论众或僧众,凡是不信因果业报及不信一切佛法,此人便是无因果者。《大乘》卷下说:“若于此(佛)法生诽谤者,获无量...

    三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146973.html
  • 谛闲大师所示应读典籍

    论藏。当阅大乘。成唯识论。净土十疑论。并阅净土十要。龙舒净土文。以上数种足矣。届此五浊恶世。众生业强。须知净土一法。诚出苦之要门也。兹奉上皇忏随闻录一部。请玩索之。 足下宿植根深。菩提心奋。宜先...然后始能勇力修行。能勇力修行。然后可以了得大事。了此一件大事。然后可称雄猛丈夫也。肤见若斯。幸诸君以证之。 初学佛请先看地藏菩萨本愿经。或梁皇忏。然后看。阅裂网疏。为发端。此此疏。能该括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147339.html
  • 慈悲的重要与实践

    心而为体故。因于众生,而大悲;因于大悲,生菩提心;因菩提心,成等正觉。”是故,一切诸修行人欲成无上正等正觉,必须发起大慈悲心,慈心遍及一切众生,自利利他行菩萨道,即《大乘》云:“于诸善事,心...

    见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448604.html